地址:武漢市江夏區紙坊街龔家鋪110號 郵編 :430077
鄂ICP備09016358號-1 電話 :027-81807064
來源:鄂州機場高速項目王貝貝 日期:2021-09-13 08:17:17 瀏覽次數:
打印前言:隨著鄂州機場高速項目進入“百日攻堅”沖刺時刻,意味著距離項目建成通車近了一大步。今天便帶領大家一起認識在鄂州機場高速項目建設的過程中,默默貢獻著、奉獻著的建設者。
秋送碩果,牛耕沃野。文波的故事,正是新時代默默踐行“三?!本竦摹奥窐颉比说囊粋€縮影。
十九載春秋,他以大山為伴、與公路建設為伍,把青春奉獻給了他所熱愛的公路建設事業上。2002年從走上公路建設技術崗位那天起,他就把心、情、魂系在了公路建設上、把自己的命運與公路建設事業聯系在了一起。十九載春秋,他像一座上足了發條的鐘,多年如一日,在平凡的崗位上不知疲倦地轉動著,用信念和堅守書寫著屬于自己的“三?!比松?!
不忘初心、默默耕耘的“老黃?!?/strong>
一路走來,從試驗員到高級工程師,職務在變,角色在變,文波對技術工作的那份責任和擔當始終依然。在工作中,不僅踏踏實實、埋頭苦干、任勞任怨,還特別愛琢磨,在完成任務的同時,不斷地思考,跟隨著時代的發展努力創新實踐,想辦法提高工作中的技術效能,解決技術工作中的實際問題。
在工作中,駐扎在外是常事,陽大、繞城、孝襄、宜長、商周、翻壩、宜巴、谷竹、保宜、潛石、棗潛、孝感北、鄂州機場高速公路到處遍布著他的足跡,有時一年才能回一次家,有時春節也回不了家,吃住都在工地。文波說,這么多年來家人在背后的默默支持,為他做好了最堅實的后盾,才讓他用滿懷激情的心投入到了工作中。談起工作上什么事情讓他最難忘時,他淚光閃爍。2006年,他初次走上項目中層崗位,去往河南的項目,因項目前期準備工作繁重,他第二次留在工地過年。事情理順后回家休息,第二天又接到了領導通知讓回項目。隨即他給父母說要回到工作崗位,他母親非常驚訝,生氣地說道:“你回去吧,我沒有你這個兒子!”當時也是年輕氣盛,他丟下一句“沒有辦法,我必須得走?!北泔L雨無阻地回到了工作崗位。
圖:項目周督辦會作工作匯報
以大局為重,以工作為重,他在技術工作崗位上的貢獻功不可沒。認識文波的人都說他是個嚴格要求、吃苦耐勞的好同事,別說是平常加班加點,就是節假日,從來都是隨叫隨到,從來沒有怨言。他所從事的工程技術管理工作需要高強度的體力和腦力勞動,他并沒有因此退縮,而是努力調節自己,以崗為榮、以苦為樂,使有限的生命在一次次地創新中無限延伸,自身的價值在一次次的奉獻中盡情展現,他用實際行動詮釋著自己的信念,用對事業真誠和執著的信念實現著自己的夢想,用辛勤和汗水體現著自己的人生價值。
率先垂范,以身作則的“拓荒?!?/strong>
2017年,文波擔任孝感北項目總工。雖然少了些風吹日曬,但閑不住的他,又動起了創新的腦筋。
九月的湖北,處于多雨時節,為深入做好項目全線橋梁施工現場查看工作,他經常帶著工程技術部、測量隊的同志,風雨無阻地穿梭在草叢里、行走在泥濘間,對全線17座大橋、9座中橋、9座分離式立交橋等橋梁工點的現場施工條件、周邊資源進行詳細勘察。結合實際情況,分別都拿出了具體的方案,“有電,距施工點800m外,方案一拉電線,方案二自備發電機……”“有河,建議2#-3#墩柱之間改河;2#3#樁在水中,主推方案一打鋼板樁,方案二推薦河床滿填、加圓管涵,同時需筑島、修施工平臺?!彪S行人員個個都豎著大拇指,贊嘆不已。他總是憑著一副不服輸的勁頭,跑工地抓質量,鉆研技術下功夫,終于鍛煉出了一雙“火眼金睛”,有了一把“心里秤”。
圖:華科學生參觀項目作講解
求知、求創新的欲望是推動他創新發展的動力?!斑@么多年來,我從未對工作失去過熱情,反而是越干發現需要學習的知識越多,一直在努力成為這個行業真正的行家”。心底深藏著對技術工作的熱愛,他始終兢兢業業地做好技術負責人的本職工作,刻苦鉆研業務,很少請假,將全部心思放在了工作與學習上,學習行業相關技術,學習國內外先進技術,一點點地鉆,一天天地啃,用學習提高自己,用技術歷練自己,求知欲使他知難而行、迎難而上,多次獲得各級“先進工作者”“技術比武先進個人”等榮譽稱號。
擔當作為、無私奉獻的“孺子?!?/strong>
2020年,文波開始擔任湖北省“頭號”工程鄂州花湖機場的配套工程--鄂州機場高速項目的常務副經理兼項目總工。在他個人的不懈努力及公司的關心支持下,他順利加入了中國共產黨。工作內外,他在做好業務工作的同時積極參加黨組織學習,切實以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嚴格要求自己,充分發揮共產黨員“為人民服務”的宗旨。
圖:員工家屬日上夫妻同員工玩游戲
面對特殊且重要的鄂州機場高速項目,他沒有主動休息過一次,連續多月未抽空回家一次,節假日他回不了家,他的妻子便來項目陪伴他。2021年五一節假日期間,項目部組織開展了“員工家屬日”活動,在家屬深情告白環節,他的妻子分享了他們夫妻倆聚少離多的“常態化”婚姻生活,說到動情之情忍不住熱淚盈眶,但一想到他的工作是修路架橋為人民服務的百年大計,他的妻子便理解他,為支持他的工作,從不向他訴苦。
時光一路向前,歲月轉瞬即逝。21歲那年,當風華正茂的文波背上行囊、奔波各方,一頭扎根到公路建設事業中時,他或許還不知道,自己十幾年的青春,都將和“路”有上這樣深情的羈絆?!皠倎頃r年輕氣盛、滿腔熱忱,覺得這工作又苦又枯燥,一點也不喜歡。但這么多年過去,眼看高速公路越修越平、越來越寬,我的心里也跟著自豪?,F在,我和這“路”、這“橋”都有著很深的感情,我舍不得離開這里,它們也舍不得離開我?!?/p>
秋送碩果,牛耕沃野。文波的故事,正是在這新時代默默踐行“三?!本竦穆窐蛉说囊粋€縮影。走過千山萬水,仍需跋山涉水。站在“十四五”新征程的開端,他將更加堅定地扎根于公路建設工作中,繼續在自己的工作崗位揮灑汗水,為公路建設的創新發展添智添力。